查看原文
其他

讲座回顾丨豆本何以万能(一)

圆蜗牛、张诺诺 蜗牛社
2024-09-04



周二,圆蜗牛老师在缙云风物大群里进行了《豆本何以万能》系列讲座第一期分享。围绕着四个问题为我们打开了豆本的世界,并在群里引发了持续讨论的热潮。我对讲座内容进行了整理归纳,方便没有看到讲座的朋友阅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01

豆本是什么?


圆蜗牛老师对豆本的认知有一个漫长的过程。2015年的时候,圆蜗牛老师出版了自己第一套手工书,其中收录了一则小朋友记录豆芽的生长状态的小豆本,那时她把豆本叫做”巴掌图画书“。

彼时豆本在圆蜗牛老师的认知当中就是一个创意手工,很好玩很简单的折纸游戏。她是在日本的一些手工书中发现豆本的,现在在网络上对豆本的称呼也是五花八门的,有叫微型书的,有叫迷你豆本的。豆本的发展很快,在很多年轻人喜欢的文创集市中,都有专门的豆本摊位。




在2021年的时候,圆蜗牛老师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解锁了豆本新用法,从而打开了豆本新世界,也就对豆本的认知完全改观了。当时她参加了一个自然导师的自助营,一些从事自然教育或者热爱自然观察的朋友聚集在一起,主办方提议:“蜗牛老师你能否设计一个营期手册?”圆蜗牛老师一想,大家都是动手能力很强的人,又是很有环保精神的,那就别搞印刷品了,一人一张白纸,大家一起做豆本,共创营期手册吧!出来的结果给了大家许多惊喜,圆蜗牛老师也从此重新认识了豆本。


回到工作室后,圆蜗牛老师对秋季自然观察课程和自己的日常练习进行规划,当机立断决定用这种小体量的豆本来承载自己全年的创作任务。在这种有点强迫自己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圆蜗牛老师对豆本的认知也就逐渐加深了,它从一种小体量的创作工具渐渐演变成万能的学习单。豆本的款式、呈现形式等等在蜗牛老师脑海中渐渐成了体系。


详情点击:圆蜗牛的万能豆本






02

豆本怎么玩?


对于没有了解过豆本的新朋友,可以关注圆蜗牛的视频号"蜗牛社”,里面有很多关于如何折豆本的教程。空白的豆本大家可以折很多,然后储存在一个小箱子里,假装自己已经做成了一大盒豆本书。只要你有创作的想法,立刻就可以抽出一本”豆本胚“,动手做起来。



这种小书架做起来非常简单,生活之中我们可以物尽其用,比如包装盒、快递盒,能够二次利用就尽量利用起来。很多自然爱好者和自然教育从业者都会做很多自然环保手作,大家在交流碰撞的时候也给了圆蜗牛老师许多灵感,他人的奇思妙想也会被她汲取过来,就像上图这种小书架就来自其他朋友的分享,然后再被圆蜗牛转分享给大家。





03

自然笔记还是科普小报



这算是讲座的重点话题了。豆本折好了,创作自然笔记是很重要的用途。那么问题来了,自然笔记和自然科普小报是同一种东西吗?这可能是不少人的困惑。这个话题是很多在做自然笔记、讲座、普及课程的时候必然会触碰到的,那为什么会成为一个问题呢?这可能是基于不得不面对的现实。


从2016年开始,圆蜗牛就开始在户外夏令营里面担任自然笔记导师,也持续每一年做自然笔记课程和自然笔记创作。重庆举办了全国很有影响力的自然笔记大赛,邀请了圆蜗牛做评委,她就有机会连续很多年都看到很多很多四面八方全国各地的自然笔记投稿,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打着自然笔记名义的科普小报。这种科普小报式的自然笔记的投稿,是一个常见的现象,而这个现象的造成,它一定不会是孩子的本能,这些跟指导老师或者是家长朋友们大有关系。


对于这种科普小报和摘抄网络资料的“自然笔记”,很多人会更为包容地说这也是自然笔记的一种,但是圆蜗牛老师坚定地认为,自然笔记要基于真实的观察然后进行如实描述与思考,孩子的观察能力要在笔记中体现出来。虽然全国自然教育活动做得如火如荼,自然笔记大赛也一届又一届举行,但是走进校园去看,依然会看到大量的科普小报式的自然笔记,自然笔记大赛组委会也会收到大量的科普小报。因此圆蜗牛老师也给我们提出了几个开放式问题:到底是什么阻碍了真正的自然笔记产生呢?做真正的自然笔记的群体又是哪些人呢?指导孩子做自然笔记的家长或者老师是否做过真正基于观察的自然笔记?





04

自然笔记与万能豆本的联手


2021年那个自然导师自助营里,自然导师们集合起来,做了许多自然笔记小豆本,非常有意思。这就让圆蜗牛看到了一种可能,如果你长年累月地把一则一则的自然笔记变成一本本小书的话,你就会在短时间内拥有自己的”自然文库“。


因为圆蜗牛老师早年和编辑一起出版过自己的书,也做过阅读推广,深知拥有一本自己的书对一个普通人的吸引力。所以当自然笔记能够以一本书的样貌在短时间之内集结成册,对大部分做自然笔记的人来说,都是很强的激励。这个过程不仅让圆蜗牛老师重温了原创作者和编辑于一身的经历,也让她想到了要用这样的方式去激励其他人共同创作,将日常练习升级为作品。


于是在她参加“观察一棵树”公益活动的时候,她就申请担任了紫薇组的组长,并带领全组十多位树友进行每周一次的自然笔记豆本书创作,到现在已经持续了21周了。



上图是圆蜗牛做的其中18本书的封面,‍有可能你会觉得有一些豆本书的封面设计似曾相识,那如果你有这种感觉就对了,因为圆蜗牛老师在做这个自然笔记书的时候,是有意识的一边模仿一边创新的,最有效的学习就是在模仿中前进。当她读到很喜欢的书时,就会把它的封面转换成为那一周她的紫薇书的封面图,这样的话,也为豆本创作减轻了一些脑力负担。



而且在做豆本书的同时,圆蜗牛老师的湿地观察诗经植物的课程也是在进行的,孩子们完整经历一学期的自然美育课程,每个人都积累了满满一盒子豆本书,蜗牛老师在孩子们的眼中看到了满满的成就感。小朋友们经过一个学期做豆本,他们会把自己的创作的喜悦带到校园里,带到假日小队里去,甚至也去摆市集,这样,豆本的形式就切实地在生活中应用起来了。


圆蜗牛老师以自己的紫薇系列豆本为例,给我们展示了做一本图文并茂的自然笔记书是如何构建框架的。蜗牛老师反复强调,自然笔记一定要以第一手的观察为前提。从一月份开始观察紫薇,最开始是一周一次的散漫观察,到第19周,紫薇树开始发生变化后,就变成了每天一次的观察并记一则笔记,到周末再汇集成一本豆本书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而且受其他自然教育培训启发,圆蜗牛老师开始有计划地对自己进行每天一个主题的观察训练,每天花一小时左右观察记录,到第五天的时候,所有的观察就很自然地变成了创作的素材,观察的力量就像泉水一样涌出来。



翻开圆蜗牛的紫薇小豆本,封面翻过去之后,蝴蝶页通常是一周观察心得,然后紧接着是第一页自然笔记五要素与紫薇的概况,这样可以方便自己浏览和检索。第一页中紫薇的概况绘画,有时候是全景,有时候是特写,可以非常方便看到紫薇的变化。第二页通常是文字,用于叙述一周的主要发现。第三页则是各种观察的展开,局部惊喜发现,或者需要解决问题的提出等等。第四页是圆蜗老师原创的一个栏目,叫做“观树识字”,把汉字的演变与自然观察结合起来,这个栏目也是与树友们碰撞后才形成的。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群体的鼓励互动也是创作的动力。圆蜗牛的紫薇组在观察之初设定了全年52本豆本的观察目标,大家正在一起努力中。去年圆蜗牛鼓励自己坚持做豆本,还在西溪湿地和好友做过一个林间豆本展,在交流之中彼此取长补短,又动力满满了。







讲座的最后,圆蜗牛老师想做一些事情把大家对豆本的喜爱和实践带动起来。所以蜗牛社和缙云风物联合推出了《节气自然豆本营》内测,现在已经报满了,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第二期。


事实上,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在玩豆本,也有一些有心的朋友把豆本带入了学校、家庭等等,成为了解决矛盾,表达关爱的新型沟通方式。甚至圆蜗牛老师还在一些学校带动年轻的教师用晚上的时间来学习豆本制作。总之,豆本是一个很容易激起新兴趣的事物,希望更多人,尤其是喜欢做自然笔记的朋友们,可以多多尝试。


(图片来源:卷王之王超妈妈)



蜗牛社壬寅夏课招募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蜗牛社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